你知道嗎,許知遠在杭州又開了一家書店!這次,他把書店地址選在了良渚大谷倉,在新開的玉鳥集上。
【資料圖】
這家店還是“單向空間”,只不過與樂堤港店有所不同,更具有文藝范和設計感,我們看到,已經有很多朋友迫不及待跑去打卡了。
在這里,不僅僅能買到書、拍到好看的照片,還能親身參與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。
這不,五一長假的第一天,許知遠牽頭的“2023大屋頂 x 單向青年節”就在這里舉辦。從4月29日到5月1日,許知遠和他的朋友們將會在良渚碰面,與讀者一起,圍繞“AI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”、“棄文從餐”、“保存與遺忘的邊界”、“我們為何建造”、“重新發明觀看”等話題展開對談。
有關生活和創作的對談背后,是年輕思想的匯聚,更是每位嘉賓和讀者對自我的探索與定義,就像節日發起方在宣傳語中講的那樣“慶祝年輕,關于如何「重新發明自己」,我們拋出問題,幸而朋友們到齊,預備給出各自的回應?!?/p>
嘉賓們聊了什么?碰撞出了哪些有趣的火花?
4月29日,潮新聞記者也來到了單向青年節,旁聽了兩場圓桌對談,在這里給大家小小的“劇透”下。
棄文從餐,美食也是一種表達方式
“棄文從餐”這個題目是許知遠想的,六位對談嘉賓分別是朱建、王五四、張征、海波、眉毛、神婆,他們都曾是媒體工作者,之后不約而同轉向了餐飲相關行業。對他們來說,對酒、對食物產生的感受也是一種語言,傳遞出個體對生活的態度和欲望。
詩人、策展人海波說,從艱苦的、嘔心瀝血的文字工作回歸吃飯,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,也是一種享受,“從餐可能是一個文人最隱秘的理想,一個優秀的廚師,永遠都有小小的發明,他們能夠靈機一動找到某些食材,讓它們產生一種美妙的化學反應,為人們的生活增添樂趣?!?/p>
自媒體人王五四認為,棄文從餐是一種態度,“雖然我們舍棄了文字這種形式,但我們內心的某種標準沒有改變?!痹谒磥?,不論寫東西還是做餐飲,標準都是一致的,這種標準不是用金錢去衡量食物,而是用“審美”的視角去看待食物。
“互聯網公司在用流量要挾各個傳統領域,對這些領域造成破壞,傳統美食就是受害者之一。這也是為什么,城市會變成‘美食荒漠’,比如,宋代杭州煙火氣是非常濃厚的,街頭巷尾有各種各樣食品販賣,皇上能吃的東西,老百姓也能吃,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?,F在可能因為城市管理和網絡發展,這種煙火氣消散了很多,這是我們需要去想辦法彌補的?!蓖跷逅恼f。
朱建認為,從事餐飲行業可以獲得一種更自由的表達,可以讓個人的生命和生活結合的更為融洽?!俺赃@件事對所有人、動物都非常重要,因為它是一個能量獲取的方式,我們的一日三餐實際是一個不斷重復的過程,重復本身沒有意義,在重復過程中怎么脫離那個循環,賦予它一些新的意義,則是我們今天要去做的嘗試?!?/p>
AI會替代人類嗎?未必!
2022年,ChatGPT橫空出世,以科技爆炸的姿態闖入日常,讓各行各業陷入一場迭代危機。在許知遠的邀請下,藝術家陳陳陳、科技科幻博主科幻光年、UP主情節嚴重社分別從音樂、演出、日常生活等多領域分享了自己對AI的看法。在他們看來,AI雖然不可避免會對人類社會產生沖擊,但也會給人更多的開放性和思考型,更好地激發人類的潛能,因此不必過于抵觸AI。
“我對AI的態度非常積極,在現實工作中,有人可能會擔心自己被AI取代,因為AI能夠做一些自動化的事。但我們為什么會用到AI?某種程度上說,AI擁有與人類不一樣的意識,可以與人類產生各種各樣的交互,這是另外一種智能,我們應該去思考怎樣和AI相處,而不是規避這種相處?!笨苹霉饽瓯硎?,“過去大量倫敦市民使用馬車,也有人擔心倫敦會被馬糞堆滿,最終汽車出現了,問題被自然而然地解決。我們現在擔憂的事情未必是我們之后擔憂的事情?!?/p>
正在創業的陳陳陳直言,自己倒不擔心會被AI替代,反而會擁抱有AI存在的未來,“我認為科技迭代永遠不是一件壞事,我非常相信人的適應性,如果一個人能夠通過某種果敢和堅韌,扛過眼前的困局,他就會形成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,這非常令人敬佩?!?/p>
他焦慮的點在于,怎樣才能在AI浪潮中脫穎而出?!癆I出現了之后,小公司似乎擁有了和大公司掰手腕的能力,但是我不知道究竟應該怎么做,才能踩在浪花之上,而不是跌倒在浪花之下?!?/p>
AI能力的跨越式發展也讓人類不得不去反思身而為人的主體性。在情節嚴重社看來,所謂生產力解放,可能是一個被迫的轉向,“某種意義上來說,解放本身也很可怕,因為人類走到今天,從來沒有試過不依靠任何東西存活于世,我們需要捍衛自己建立起來的門檻、人類自身的尊嚴……如果被AI解放了,這些東西我們放在哪呢?”
這是另外一個令人焦慮的問題,在嘉賓們看來,應該給人類一些時間,讓社會切換狀態,形成新的發展目標,給生活賦予新的意義。同時,也需要利用AI可以與人互動的部分,把AI工具化,拉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來。
“轉載請注明出處”